WC一TiC%26mdash;Co合金和WC%26mdash;TiC%26mdash;Tac%26mdash;Co合金生产过程特点是,首先要制取各种碳化物的固溶体,即复式碳化物。复式碳化物可用钨粉、TiO2、Ta2O5和炭黑的混合料,在真空感应炉中加热到2000C进行碳化,可制取TiC%26mdash;TaC或WC%26mdash;TiC固溶体。在碳化的后阶段采用真空可以保证足够的含碳量。另一种方法是,将几种碳化物的混合料在高真空中加热到2000~2500C进行碳化,这种处理可降低混合料中的氧、氮含量。又一种生产WC%26mdash;TiC固溶体的方法是所谓%26ldquo;溶剂法%26rdquo;,先让各种单一的碳化物都溶解在液体镍中,冷却时,固溶体碳化物以晶体方式再沉淀出来。其他工序与钨钴硬质合金生产过程相同

与钨钴硬质合金比较,相同钴含量的钨钛钴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较低,并随着Ti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。与钨钴硬质合金类似,碳含量不适当时,合金也会出现石墨或%26eta;1相,加入TiC后,合金允许的含碳量波动范围要比钨钴硬质合金宽些。(Ti、w)C固溶体成分和晶粒大小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影响很大。采用在烧结温度下呈未饱和固溶体(如TiC:WC=50:50),合金有较高的硬度和切削寿命,抗弯强度有所降低。采用饱和固溶体(如TiC:WC=28.75:71.25),合金有较高的抗弯强度,硬度和切削寿命较低。合金的硬度随着碳化物相(包括WC相和(Ti、W)C固溶体相)晶粒尺寸的减小而提高。对于3相合金,由于(Ti、W)C相含量少,WC晶粒增大可提高合金的抗弯强度,而在两相合金中(Ti、W)C相晶粒增大反而会降低合金的抗弯强度

钨钛,英文名称为Tungsten Titanium,CAS号为58397-70-9,分子式为TiW,分子量为231.707,为无气味银灰色的块状,贮藏在密闭容器内,在干燥,阴凉处保存,避免接触氧化物,酸性物质,空气。

钨钛钴硬质合金(cemented titanium-tung-sten carbide)钨钛钴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抗月牙洼磨损能力,适合作长切削材料的刀具。用钨钴硬质合金刀具切削钢材时易出现月牙洼磨损,这主要是由于在切削温度下刀具与切屑发生扩散反应引起的。为了克服加工钢材时的月牙洼磨损,在20世纪20年代初,研制了含TiC的硬质合金和含TaC的硬质合金,稍后又研制了同时含有碳化钛和碳化钽的硬质合金。在这类合金中,TiC和TaC的含量取决于月牙洼磨损的严重程度,TiC可达35%,TaC达7%
http://dgsdwxc1.cn.b2b168.com